99ER热精品视频,免费人成视频x8x8,一本大道久久香蕉成人网,初恋对象居然是姐姐第二集

收藏 公眾號
熱線:0532-68068266 138216883@qq.com
海洋文化之失是中華歷史之憾
青島海洋發(fā)展網(wǎng)
2015-09-24 14:38

9月19日,知名歷史學者、北京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閻崇年做客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,他以《中國歷史的缺憾之痛》為題,講述海洋文化的缺憾對中國歷史文化發(fā)展的影響。

五種文化類型交融形成中華文化

在講座中,閻崇年將中國歷史上的經(jīng)濟文化類型分為五種,分別是農(nóng)耕文化、草原文化、森林文化、高原文化以及海洋文化。而中國歷史上,這幾種文化隨著時代的推進不斷地進行沖突和融合,才形成了今天的中華文化。

雖然人們常說“上下五千年”,但閻崇年認為,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開始,可以以千年為單位,將中華歷史分為三大階段。商周時期可以看作第一個千年,其主要特點是漢族的農(nóng)耕文化之間進行的更替和融合,這個時期少數(shù)民族的森林文化、草原文化逐漸與中原發(fā)生關系,但是沒有登上中華歷史的中心舞臺。而從秦漢到唐末的約一千年時間,是第二個千年。這一千年的新特征是草原文化的形成并開始進入中原,在中華文化形成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。第三個千年是從兩宋到明清,這段時間里中原農(nóng)耕文化和草原文化繼續(xù)融合,同時東北森林文化開始崛起,并進入到中華文化的融合進程中。

中國歷來缺少海洋文化基因

“中國有非常輝煌的歷史,受到全世界的尊敬,但我們是不是也有短板,有不足的地方?”他認為,在中國歷史中心舞臺上起到重要作用的是中原的農(nóng)耕文化、北方的草原文化、東北的森林文化,但缺少海洋文化的根基。正是海洋文化基因的缺失,海權意識的缺乏,結果到了近代,國家遭受了外國侵略者來自海上的入侵。包括近代兩次對日戰(zhàn)爭的失敗,有一個重要原因也是中國海上力量的薄弱。

海洋文化為什么會成為中華民族的短板?閻崇年表示,其中既有古代交通不發(fā)達,也有治國理念的原因——古代中國并不重視海洋經(jīng)濟文化。

在當今,如何彌補中華歷史上海洋文化的缺失?閻崇年認為,應該發(fā)展海洋文化,建立強大海軍,建設海洋強國,制定海洋方略。“三千年中華文明史給了我們啟示。在過去的三千年里主要是農(nóng)耕文化與草原文化的爭奪,但當今的一千年,人類大國的競爭主戰(zhàn)場可能一個是天空,一個是海洋。”閻崇年說,中國在航天航空方面這些年成績很大,海洋經(jīng)濟文化如今也受到政府的重視。他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趨勢。

相關閱讀